服务类型

登记测试

{{postExcerpt33}}

验收测试

{{postExcerpt34}}

性能专项测试

{{postExcerpt35}}

信息安全测试

{{postExcerpt37}}

其他检测服务

{{postExcerpt38}}

公司动态
江苏满星测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拜访陕西省气象局和西安市气象局
2022年7月28日,江苏满星测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队,拜访陕西省气象局和西安市气象局。
行业资讯
日期:2024-05-16 08:37:48
5月3日到8日,短短6天时间里,太阳连续出现强爆发活动,爆发形式主要以耀斑为主,其中强度达到X级的大耀斑共发生6次,强度达到M级的中等耀斑24次,这是当前第25太阳活动周也是近20年来,太阳连续发生X级耀斑最频繁的一次。而5月6日发生的X4.5级耀斑为当前第25太阳活动周第三强的大爆发。 结合当前太阳活动的水平,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5月5日和5月8日先后两次发布耀斑黄色预警。 与传统气象预警信息相比,公众对耀斑预警相对陌生。根据可能发生的耀斑活动强度等级,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将耀斑预警由低到高划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其中蓝色对应可能发生M5到X1级耀斑,黄色对应X1到X10级耀斑,橙色则对应X10到X20级耀斑,红色最强——只有当可能出现X20级以上大爆发时才使用。 此次发布的黄色耀斑预警是第二个预警等级,当大家收到这个预警信息时,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太阳可能发生X1到X10级之间的爆发活动,相关人员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那么耀斑会造成哪些影响?日常生活还能正常进行吗? 首先耀斑是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一种自然现象。综合现代科学观测和太阳活动的理论研究,人们认为耀斑是太阳内部磁场能量在短时间快速释放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全波段的强光也就是辐射进行能量传播,所以耀斑能够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在高层大气范围中,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电离层。 电离层是大气中一个特殊的结构,在距离地面约60~1000千米的范围内,稀薄的大气在被太阳光照射之后进入一种电离的状态,使得它们能对无线电信号尤其是短波波段进行反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就是依靠电离层的这个特性来实现的,所以当耀斑发生之后,被太阳强光照射的半个地球电离层的大气粒子密度、分布、结构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出现电离层扰动和短波吸收现象,短波无线电通话质量下降,甚至无法使用。比如民航飞机、远洋船只、地质勘探测绘、星地信号传输等,甚至是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机或车载导航设备,都可能出现无法通信或出现导航定位误差增大的情况。 既然耀斑这么厉害,那我们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之下,会不会受到过量的辐射呢? 根据现有的研究,地球拥有稳定的磁场和稠密的大气层,尤其是大气,越靠近地面密度越大,对于危害最大的高能射线具有极强的阻拦作用。换句话说,这些射线根本就到不了地面,所以耀斑的发生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影响。 还有不少公众关心这个问题:既然都发布耀斑黄色预警了,那要不要停课或是停止上班呢? 答案是不需要。因为大家知道,耀斑直接影响的是仪器设备,而不是地球生物,其实通过地质层面对太阳辐射在植物化石中留下的痕迹发现,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远高于X20级的大爆发,但地球上的生物依然在草原上、森林间、池塘中快乐地玩耍。所以耀斑对大家生活影响是大是小,其实取决于你是否经常使用前面我们提到的设备或技术装备。至于近期网友频繁出现的失眠、经常犯困等情况,其实和耀斑没有直接关系。 广大女性朋友可能很关注耀斑发生时候要不要加倍做好防晒。其实大可不必,耀斑的辐射虽强,但是有地球稠密大气层的保护,危险的辐射都被阻挡在地球之外了,出门时只要正常防晒就可以。 此外,对广大司机朋友以及“驴友”很重要的导航精度,耀斑造成的误差一般为米级。比如你在公路上由西向东行驶,发现导航定位偏移,路线一下子“跳”到马路对面去了;或是经常爬山徒步打卡的朋友,遇到路线不准或是偏移的情况,这也有可能是耀斑造成的。 (作者:韩大洋 责任编辑:曹锐怡) ​
日期:2024-05-11 08:33:24
5月1日,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此前,风云三号G星通过了试运行工作验收和运行方案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风云三号G星的星地系统业务状态满足业务运行要求,已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风云三号G星于2023年4月16日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该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自2023年10月23日起,风云三号G星已完成超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工作。在试运行期间,星地系统运行稳定,在卫星平台、星上载荷、卫星测控等状态正常的条件下,数据接收、数据处理、产品分发和数据存档成功率等四项考核指标均已达标,具备正式业务运行条件。   2023年5月7日16时35分,风云三号G星降水测量雷达捕捉到海南与广东阳江附近出现降雨。图中显示的是从地表开始3.75公里到6公里的降水系统三维立体结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在轨测试和试运行期间,风云三号G星不仅在汛期高影响天气分析、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汛期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中取得明显应用效果,还成功探测巴西、马尔代夫等国家极端暴雨的三维结构,在服务国际社会方面发挥了应用效益。   2023年7月17日20时48分,风云三号G星清晰捕捉到台风“泰利”降雨云系的三维立体结构。图为风云三号G星PMR降水雷达反演的降水率三维显示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发挥低轨气象卫星完备观测网的整体优势,在气象灾害监测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作者:李倩 责任编辑:郭曼如)
日期:2024-04-30 14:07:41
4月27日15时前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遭遇龙卷风极端天气。截至27日22时,现场搜救工作已基本完成。本次灾害造成5人死亡,33人受伤。 据广东省气象局初步研判,此次龙卷风强度为3级,属强龙卷,移动距离约1公里。距离龙卷风发生点约2.8公里的良田村气象站最大阵风达20.6米/秒(8级)。 广东省气象局相关专家介绍,龙卷风是一种很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产生,发生在强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和大的垂直风切变中。初步分析,广州27日出现强龙卷风和大冰雹有四个原因:首先,过去一段时间,来自南海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加强,向广州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广州长时间处在高温高湿的大气不稳定状态中,近地面附近聚集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其次,27日上午,广州近地层暖湿气流继续加大,多个观测站观测到异常高的绝对湿度,超过31克每立方米。 “同时,27日白天,广州低空急流加强,加剧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作为有利于龙卷风和冰雹产生条件的0—6km风垂直切变超过了25米每秒。”上述专家说,再就是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高空波动过境作为触发条件触发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龙卷的母体风暴强烈发展。 专家表示,龙卷风的监测预警是世界性难题。龙卷风触地直径通常只有数十米至上百米,以目前的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密度几乎无法捕捉,只能依靠天气雷达进行监测预警。然而,天气雷达受布局、探测仰角和分辨率等因素限制,只能监测到龙卷风的母体特征,导致龙卷风预警命中率偏低、虚警率偏高。 当前,美国是国际上龙卷风预警水平最高的国家,其龙卷风警报的命中率约60%,虚警率约70%,预警时间提前量平均约13分钟,对于中等强度和弱的龙卷风,预警的命中率和时间提前量更低。我国气象部门尚未正式开展龙卷预警业务,只在强对流预警信号中提及局部地区可能有龙卷风。 在本次龙卷风过程期间,广州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警信号,并通过微博微信、短信、大喇叭等手段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其中,共发布雷雨大风预警信号21次,冰雹预警信号13次,暴雨预警信号19次。 4月28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预计4月28日8时至29日8时,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西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东部、福建东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至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至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专家提醒,近期华南、江南地区强降雨高度重叠,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出现。公众需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注意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危害。 (原标题:专家:广州强龙卷风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龙卷风监测预警为何属世界难题?)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付丽丽 责任编辑:闫泓)
日期:2024-04-25 10:23:38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4日至26日,江南、华南及贵州中东部等地将出现强降水,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4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一问:此次降水情况如何,南方地区降水还将持续多久?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此次过程的降水中心位于广西中北部至广东中部一带,局地累计降水量可达250至300毫米。最强降水时段在4月25日,其中,4月24日8时至25日8时,贵州中东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降水量可达100至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分析,4月27日至28日,南方地区仍有降雨,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地区仍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29日至30日,江汉、江淮、江南及华南中北部等地还将有一轮较强降水过程。   二问:此次强降水过程需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4月24日至26日降水过程与19日至22日强降水落区高度重叠,尤其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的降水落区重叠度很高,降水量较大。广东北江、东江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降水导致水位上涨,可能超警戒水位,中小河流或水库可能出现险情。4月23日18时,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从现在到4月底,广东依然处在降水频繁期。24日至26日的降水过程主要影响区域依然是广东北部和珠江三角洲,其影响的区域与前两次降水过程比较接近。”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说。   孙军提示,公众需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避免前往山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并警惕降水叠加效应以及雷暴大风、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对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   农业生产方面,广东中北部、广西东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湿渍害风险等级较高,持续降水导致低洼农田土壤过湿,适温高湿环境利于病虫害发生扩散,建议及时清沟理渠、排除田间积水,注意避开较强降水时段移栽早稻、播种春播作物。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要防范风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避免农作物、经济林果及设施农业受损。   三问:今年4月,南方地区频繁出现降水,是否与厄尔尼诺相关?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介绍,今年4月以来,华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为1961年以来的同期第二多。南方地区频繁降水与厄尔尼诺存在明显关系,受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4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引导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的水汽极为充沛,加之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区的环流异常,形成多次强降水过程。此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江南、华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气温升高导致大气含水量增加、对流强度增强,使得强降水事件增多。   四问:今年华南前汛期相较往年有什么区别?   郑志海分析,今年的华南前汛期跟相较往年有较大的区别。通常而言,4月已经处于华南前汛期,经常发生暴雨和强对流天气,但此时南海季风通常还没有爆发,华南地区的水汽条件总体上来说并不是非常的充沛,所以强降水虽然经常发生,但是通常降水范围不大、持续时间不长。今年南海季风还没爆发,华南地区水汽条件就已经非常好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作者:蒋芷晴 责任编辑:闫泓)
0.0169s